《苍原》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——一部中国歌剧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之作

 

歌唱家车英(右)与么红参演《苍原》剧照。

  本报记者 杨 竞

  提要

  辽宁歌剧院成立于1960年3月,其前身是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音乐舞蹈团。曾创作演出《草原烽火》《阿诗玛》《情人》《桃花湾》《归去来》《苍原》《沧海》《红海滩》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《远方的胡杨》《雪原》等歌剧50余部,其中,《苍原》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。它是一部采用西洋大歌剧形式,而又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史诗性歌剧,自1995年首演至今,先后在17个省市及港澳台演出200余场。曾先后荣获“五个一工程”入选作品奖、“文华奖”及10个单项奖,入选首届“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”十大精品剧目,已成为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经典歌剧。

  用3年时间寻找剧本, 最后成就了一部史诗性歌剧

  2022年1月8日,记者来到辽宁歌剧院原院长李倩胜的家,钢琴上摆放着一张当年《苍原》在北京演出后,国家领导人接见全体演职人员的合影。谈到27年前创排的《苍原》,76岁的李倩胜说:“是我们自己逼自己弄出来的一个精品。”

  《苍原》是中国歌剧的艺术高峰,更是辽宁歌剧院艺术家们心中的一种精神力量。

  歌剧《苍原》讲述的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反抗沙皇政府残暴统治,战胜千难万险,举族万里东归,重回祖国怀抱的故事。

  《苍原》是一部采用西洋大歌剧形式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史诗性歌剧,是我国当代民族歌剧的优秀代表作品。由黄维若与冯柏铭编创剧本,曹其敬导演,徐占海、刘晖作曲。

  1995年首演,27年久演不衰,至今依然被誉为“西洋歌剧传入我国以来最优秀的一部力作”“西洋歌剧民族化的成功典范”“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里程碑。”

  《苍原》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?“是剧本、音乐、导演、舞美等的综合体现,缺一不可。但剧本是一剧之根本。”李倩胜如是说。

  说起27年前创排《苍原》的经历,李倩胜 忍不住感慨起来,因为她最了解《苍原》成功背后有着数不尽的辛酸。仅是寻找剧本,就历经磨难,用了3年时间。李倩胜说,1990年,辽宁歌剧院排演的歌剧《归去来》在湖南举办的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中获奖。第二年,歌剧院着手组织新剧目的创作,但拿出的作品《青花花》《西部歌王》《红酒吧》和《歌星泪》,都不让人满意。于是,歌剧院决定公开征集剧本,先后收到来自北京、上海等地的20余部作品,但还是没有让人满意的剧本。情急之下,想起了一位剧作家——湖南的张林枝。张林枝因创作音乐剧《从前有座山》而成名,歌剧院火速派人赶赴湖南,张林枝答应写一部音乐剧并寄来了剧本提纲,但后来张林枝身患重病,剧本无法完成。这时已是1994年3月。无奈,又一次把《青花花》和《西部歌王》摆上桌面,再三论证,最终还是放弃了。一天,大家又在讨论剧本的事,突然,时任副院长史建南想起多年前他配过音乐的一部长篇广播连续剧《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》,大家认为,这是一个歌剧创作的好题材。1994年4月,黄维若、冯柏铭开始创作《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》剧本。

  1995年1月15日,北京6名专家与省内专家在辽宁歌剧院讨论《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》剧本时,将其改名为《苍原》。

  《苍原》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史诗,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,同时也表达了人类追寻自由与和平的愿望。整部歌剧充满复杂而尖锐的戏剧冲突,刻画了渥巴锡、娜仁高娃、舍愣、艾培雷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,在生与死、爱与恨的情节冲突中唱出了爱国主义的颂歌。爱国主义精神也成为激励辽歌人不断精益求精,创作歌剧精品的动力。

  没有人想到这部剧能有后来的辉煌, 但所有人都想要创作一部好歌剧

  歌剧被称为“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”,是集中了文学、戏剧、美术、音乐、舞蹈等门类的综合艺术形式。虽然歌剧比较擅长史诗题材的表现,但是用一部歌剧去表现一次回归,尤其在当年具体场景难以考证的情况下,难度是很大的。

  但《苍原》成功了,而且这成功,使辽宁歌剧艺术达到了中国歌剧艺术的高峰。

  辽宁歌剧院成立于1960年3月,其创排的《草原烽火》《阿诗玛》《情人》《桃花湾》《归去来》等歌剧,已使辽宁歌剧院在中国歌剧界扬名,创排《苍原》去攀登歌剧艺术的新高峰,谈何容易?

  坚忍、不屈与爱国,是歌剧《苍原》所要表达的精神,正是这种勇于拼搏、艰苦奋斗、精益求精的精神,鼓舞着辽歌人。

  当年创排《苍原》的过程极其艰辛,由于经费不足,辽宁歌剧院为凑经费,把剧院的车都卖了。没有排练场地,就在临时搭建的大棚里排练。当年54岁的导演曹其敬常常工作到后半夜,累得犯了心脏病,但是她一边吃着药, 一边坚持指导排练。演员每天排练都要跪着,每个人的膝盖都是红肿的。舞美队到郊区买最便宜的布,自己动手染,而后做成500多套服装,为剧院省了很多钱。不仅辽宁歌剧院全体演职人员上阵,就连家属也动员起来。舞台上放一次“雪花”需一袋碎纸屑。上班时剪不完,就带回家去发动全家一起干……

  由于时间紧迫,作曲家徐占海在阴冷的琴房里没日没夜地写。累病了,手都握不住笔。但他仍拖着病体, 大干三个多月,写出了旋律谱。又领着他的学生用两个多月写出了钢琴谱和总谱,仅他用的总谱、分谱纸就有1000多页。他们常常熬夜写到清晨6点,谱子取走后,他们又接着写下一场……

  历尽千辛万苦,1995年10月2日,《苍原》终于作为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剧目进行了首演,音乐响起,大幕拉开,伴着嘹亮、悠远、苍凉的蒙古族长调,舞台上出现了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场面:大漠、荒原、白雪、黄沙,漫漫归途留下勒勒车深深的辙印;刀光、剑影、饥渴、死亡,阻挡不了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决心……

  《苍原》表现的主题深深地震撼了观众,特别是当女主角娜仁高娃为了部族顺利东归献出宝贵的生命,以及当东归的17万人到达故乡天山时仅余7万人等场面出现时,许多观众流下了眼泪。1996年1月,《苍原》在北京的演出引起轰动。

  由此,《苍原》获奖无数。1995年10月,《苍原》获辽宁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金奖。1996年5月,《苍原》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最高舞台艺术奖——文华奖,并获编剧、作曲(含指挥)、导演、表演、美术设计、灯光设计、服装设计、道具设计、效果(音响)设计、化妆设计等10个文华奖单项奖。1996年7月,参加文化部在哈尔滨举办的“全国歌剧观摩演出暨第23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”,获“优秀剧目奖”和所设全部单项奖——优秀编剧奖、优秀作曲奖、优秀导演奖、优秀指挥奖、优秀演员奖及优秀美术设计、灯光设计、服装设计奖。1996年9月,获中宣部主办的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入选作品奖;同年11月,获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入选作品奖;同年12月,文学剧本获“曹禺戏剧文学奖”。

  复排《苍原》为观众再现经典歌剧, 也让人再次看到辽宁舞台艺术的高度

  《苍原》具有大歌剧特质,凝重沉雄如史、磅礴豪迈如诗,美声唱法和歌剧表演相统一,诗化道白与宣叙调、咏叹调相衔接,音乐性与戏剧性完美融合,既有西洋歌剧的典型形式,又具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。舞美独具匠心,写意为主,兼具写实,新颖壮美的舞台呈现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。

  2002年3月24日,辽宁歌剧院演出团一行235人,携歌剧《苍原》《沧海》及交响(合唱)音乐会3台大型剧(节)目从沈阳出发,历时45天,行程约9100公里,先后在台北、澳门、广州、佛山、深圳、北京等地巡回演出22场。如此庞大的演出阵容,8个装满道具布景的货柜车,通过海陆运输,构成了蔚为壮观的“歌剧万里行”,在我国歌剧演出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创举。2002年3月29日至31日,《苍原》在台北演出,获得了空前成功,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
  2002年12月,《苍原》入选“国家舞台精品工程”初选剧目。2003年11月,入选“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”。2007年,文化部决定将歌剧《苍原》拍摄成“歌剧《苍原》舞台艺术片”。《苍原》一路顶着经典光环走来,走过了26个年头。

  2021年,《苍原》入选文旅部“庆祝建党百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”“百年百部”剧目。复排《苍原》,工作量是巨大的,时隔26年,所有的舞台布景、灯光、服装道具都要重新制作。要对原来的谱子进行重新校对和配器,序曲也增加了,参与复排的230名演职人员大多是新人,要再现昔日辉煌,需要反复磨合。

  复排《苍原》,辽宁歌剧院向所有当年参与《苍原》演出的老演员发出了邀请,当年54岁的导演曹其敬81岁了。当年渥巴锡的扮演者车英才38岁,如今已65岁了,他由演员成长为辽宁歌剧院院长,如今已退休了。当年娜仁高娃的扮演者么红等艺术家也纷纷回来参演。导演还是曹其敬,编剧还是黄维若、冯柏铭,作曲徐占海、刘晖,指挥曹丁,舞美设计高广健,灯光邢辛。而傅伟林、赵丽丽、韩震、高峰、张元军、祝君等年轻演员的加入为复排注入了新鲜的血液。辽宁歌剧院院长田剑峰说:“《苍原》是中国歌剧的艺术高峰,复排《苍原》,也是在重拾我们对歌剧艺术追求的敬畏之心,更是辽宁歌剧院艺术家们心中的一种精神力量。”2021年10月11日、12日,复排的《苍原》在辽宁大剧院上演,之后举办了研讨会,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:今天的《苍原》依然是“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”。

  歌剧《苍原》是我国民族歌剧艺术中的一部巨作,它不但突出了爱国主义这一永恒主题,更重要的是,它在民族歌剧音乐创作和舞美设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,标志着我国民族歌剧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。

  艺文志

  辽宁歌剧院多部歌剧获艺术大奖

  除《苍原》外,辽宁歌剧院创排的其他歌剧也获得多项艺术大奖。

  歌剧《沧海》

  2000年获第四届沈阳音乐周“优秀剧目奖”,第六届中国艺术节“优秀剧目奖”,2001年赴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全国优秀剧(节)目展演,2004年获辽宁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作品奖。

  歌剧《红海滩》

  获辽宁省第六届艺术节“优秀剧目奖”,合唱团获“优秀演唱奖”,舞蹈团获“表演奖”,乐团获“优秀演奏奖”。

  轻歌剧《远方的胡杨》

  获首届中国歌剧节“演出奖”。

  轻歌剧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

  获辽宁省第七届艺术节“优秀剧目奖”,辽宁歌剧院合唱团获“优秀伴(合)唱奖”,辽宁交响乐团获“优秀演奏奖”。

  歌剧《雪原》

  入选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;荣获第二届中国歌剧节“优秀剧目奖”;第九届辽宁省艺术节“优秀剧目奖”;辽宁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作品奖。

  歌剧《图伯特》

  入选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;荣获第十届辽宁省艺术节“优秀剧目奖”;辽宁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作品奖。

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